推行新一轮大规模设施更新,是推进优质进步的要紧举措,有益于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进绿色进步、改变人民生活。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施更新持续落地见效。近日,国家进步改革委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施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大规模设施更新政策,产生了什么效果?记者进行了采访。
政策力度有多大?
工业重点范围设施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设施更新政策,既给力又准时。”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经理张强告诉记者,他的车队有20多辆13米长的“大半挂”货车,这两年,队里不少货车陆续进入淘汰周期,可货运角逐激烈、收益不高,不少司机不舍得换新车,一些国四标准的老货车依然在服役,“目前有了国补,大家一口气换了5辆货车。”
面对记者,张强算了一笔账:拆解一辆二手车,补贴4.5万元,比出售二手车还合算;
购置一辆价格26万元的国六标准新车,补贴5万元左右,合计节省近10万元。今年十月,车队最后一辆老旧货车也将更新完毕,“换了新车,安全隐患消除去,司机们拉货跑车更安心了。”
同样感觉到政策暖意的还有制造业企业。“大家申报了制冷产品开发与生产设施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到手补贴有6000万元,支持比率达15%,投入的研发设施还可同时享受研发设施加计扣除政策。”广东美的制冷设施公司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温建康说。
为支持大规模设施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打出组合拳,并推出配套金融政策,确保政策力度够、成效好。
超长期特别国债由国家进步改革委牵头安排,用于支持重点范围的设施更新项目,与高水平收购循环借助项目建设。
财政方面,中央财政主要对符合有关条件经营主体设施更新有关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老旧营运货车、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有关资金由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区域中央承担比率分别为85%、90%、95%,各省级财政按比率安排配套资金。
还有金融政策。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革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由央行对商业银行“总对总”发放。今年5月,经增加,科技革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从各地实践看,工业重点范围设施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用能设施最高可达20%。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
落实设施更新政策,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拓展工作。
比如江苏,2025年起推出“交运贷”财政贴息,并于今年扩展至“交运租”财政贴息。江苏港口集团就是受益人。其下属公司共拓展13个“交运贷”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工具、转运接驳设施的更新,贷款总额6.94亿元,共享受贴息270.3万元,筹资本钱大幅减少。数据显示,截到今天年7月末,江苏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交运贷”项目100个,放款67.83亿元,已累计贴息7000余万元。
享受政策难不难?
“5月份提出申请,两个多月后,1.8亿元补助资金就已获批”
设施更新政策方向明、力度大。不少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参与、手续是不是麻烦、到款快不快。
这一点,张强感受颇深。“年初,沧州南皮县交通局把大家这类货运公司都召集起来,现场介绍政策。”张强说,什么车能补,补多少钱,现场一次性都说了解了,“我当场就心动了”。
回到队里,张强跟司机一碰头,都想试一试,可又担忧跑步骤麻烦。“后来发现,哪都不需要跑,在手机上就能一次申请成功。”张强说,从办理货车注销手续到拿到现金补贴,全程不到20天。
更新汽车快捷省心,园区焕新又是怎么样?
在辽宁凌源市,经过一年多改造,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拆除去3座焦炉,取而代之的是两座7.6米复热式顶装焦炉。
焦炉是钢铁生产步骤中的要紧前端设施,也是主要用能单元,能耗占比较高。“想节能降碳,就得更新设施。道理简单,决心却不好下。”公司总经理杨大维告诉记者,整个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最重要难点就是‘钱从哪儿来’。”
政策春风,助企业迈开节奏。“5月份提出申请,两个多月后,1.8亿元补助资金就已获批。再加上设施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大家向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原本利率2.6%,贴息1.5个百分点后,降到了1.1%,筹资本钱又进一步减少。”杨大维说。
除去升级焦炉装备,凌钢焦化分公司还同步配套建设了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改造后,生产线每年可产220万吨优质焦炭,每年可将焦炉煤气转化为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将煤炭“吃干榨尽”。
“重点范围设施更新项目总体根据‘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方法进行筛选把关。”国家进步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推进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两新”政策补贴申领步骤,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规范,缓解经营主体垫资重压。
政策效果如何看?
稳投资、稳增长、促转型,撬动产业转型升级节奏明显加快
设施更新政策明显的效果在于稳投资、稳增长、促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重点范围设施更新总量超越2000万台(套)。今年1至7月份,设施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在政策撬动下,产业转型升级节奏明显加快。
走进四川绵阳富临精工股份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上,平均不到两分钟便下线一个汽车减速器。
“以前,缺点检查靠人工,现在上料、下料、商品水平测试,全靠机器完成。”公司副总经理刘锐非常是自豪,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了10%,每年还能节省本钱2000万元。
改变,始于设施更新。“大家投入了2.4亿元,更新购置了数控高速磨齿机、数控车床等高档智能设施,对130多台设施进行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改造升级。”刘锐说。
类似场景还有不少:在山东,博山华成锻压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施,企业智能化制造能力显著提高;
在福建,福地(石狮)新材料公司全力塑造5G全连接工厂,产值显著提高,企业所在高新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已超80%……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到今天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4%、重点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7.7%。
逐绿也是设施更新的一大方向。
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伴随吊臂升起、吊钩移动,一台崭新的节能变压器精确落位。
“此前的变压器已运行21年,能耗偏高,运行起来还发出嗡鸣声。”国网苏州供电公司配网部主任丁敏介绍,新设施负载损耗直降10%,运行噪声减轻约10分贝。
为了落实全方位节省策略,国家用电器网已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高改造,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高至10%。
营运汽车、船舶“焕绿”同样效果显著。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从今年初至现在,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支持新建新能源、清洗能源动力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淘汰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更新新型机车450余辆。
群众有什么获得感?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置、环卫等均被纳入更新范畴
“完全没想到,换电梯也有‘国补’。”日前,正在换新梯的北京东城区景泰西里西区居民赵自英非常是开心。
景泰西里西区于2025年建成,这两年,服役20年的电梯开始频频“报警”。“有时会‘夹人’,甚至还时不时卡住不动。”赵自英说。
对此,小区居民非常是发愁,可偏偏小区专项修理资金缴存比率低,资金额度不够,换梯工作迟迟没办法推进。现在,在国债资金和区级补助资金支持下,该小区现有46部电梯终于迎来分批更新。
目前,电梯更新高峰期已经到来,设施更新政策恰逢其时。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25年国补资金投入了62亿元,支持各地对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推行更新,惠及居民近170万户。截至2025年2月,全国已开工国补资金支持更新电梯3.6万部。
设施更新政策,除去聚焦产业升级,也聚焦“投资于人”、增进民生福祉。与百姓生活息息有关的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置、环卫等均被纳入更新范畴。
开挖基槽、铺设管道、回填沟槽、管井砌筑……安徽界首,供水管网正在加紧改造。“伴随用年限增长,供水管网老化锈蚀、管径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次,大家对95千米的配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解决管网老化、水压不足等问题,确保城乡供水稳定性。”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洪景松介绍。
“以前大家生活用水水压不稳定、水质一般,目前好多了,用着便捷。”任寨镇居民王德利所住的小区,前不久已完成管道改造。
配套工作如何?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增至近2000亿元,标准提高有效发挥牵引用途
推进大规模设施更新,还涉及两项要紧工作,一是收购循环借助,一是标准提高。
先看收购循环借助。
作为新成立央企中国资环旗下的子公司,新源劲吾近期业务量不断攀升。“7月底,大家刚刚竞拍到18万片退役光伏组件的处置权。”公司总经理刘志刚告诉记者,公司取回退役光伏组件后,第一要进行测试与分类。根据国家标准需要,对等级A、等级B状况较好的组件,进行梯次借助;
对等级C的组件,则直接进入拆解收购步骤,先物理机械离别光伏板的每一个部件,再进行筛选收购,收购率可达90%以上。为更好达成梯次借助,新源劲吾研发出全球首条全彩光电功能材料生产线,将退役光伏组件转化为全彩光电功能材料。现在,该材料已开发60余款商品,并在多个城市落地应用。
“推行收购循环借助行动,作为‘两新’政策的要紧支撑,对提升资源效率、保障资源安全、帮助‘双碳’目的等具备要紧意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增至近2000亿元,企业约3000家,从业职员约10万人,其中盾构机、汽车变速箱等核心商品再制造率已提高至65%以上。
再看标准提高。
走进安徽华电芜湖发电公司集控室,监控大屏上,刚完成智能改造的1号机组出力曲线平稳抬升。“有关部门发布了煤电技术标准体系,大家的改造以标准为引导,少走了不少弯路。”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于凯介绍,改造后机组调节负荷变化能力提高50%。
大规模设施更新不是简单的“买新卖旧”,而是要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推进设施向高档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进步,这就需要对有关标准进行升级,为设施更新提供技术依据。
在工业范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梳理72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标准起草和制修订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陆续履行发布程序。“下面,大家将编制推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范围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5年版)》等目录,用标准等牵引设施更新、倒逼落后产能出清,促进企业优质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
在用能范围,国内已拟定发布能耗限额和商品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34项。其中,《炼化行业单位商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推进设施更新的同时,达成每年2452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收益。
“下一步,国家进步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严格项目和资金闭环管理,确保中央资金用到实处,更好发挥‘两新’政策效能。”国家进步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心萍、丁怡婷、韩鑫、刘温馨、王云杉、李建广)
来源:人民日报